正文

以体育人,培根铸魂:我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
[2025-03-2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体育强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体育不仅关乎个人体魄的强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体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突出位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价值愈发彰显。我校一直积极探索“体”与“育”深度融合,探索全面育人新方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操场、走向阳光体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践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担当意识,使体育教学不仅成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抓手,也成为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载体。
一、思政+项目+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武术项目融入公共体育课堂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道德规范,也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我校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通过将太极扇纳入体育课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武术的内涵和精神。通过太极扇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更能从中汲取精神滋养、信仰力量和历史智慧,从而在无形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并且,在2024年辽宁省“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闭幕式和校运动会开幕式上,我校1000名大一学生呈现了震撼人心的太极扇表演。一方面,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与风采,体现了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特色和成果。另一方面,在不断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更将思政文化融入日常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活动中,彰显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精神。
二、思政+环境+育人:在公共教学区域塑造体育思政环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思政教育跳出课堂,融入校园环境,文化的力量便悄然生根。近年来,公共体育教研部在公共教学区域,以橱窗、走廊为载体,融入文化标语与榜样力量,营造无声的思政环境,引领学子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勇担时代使命。
      毛主席《体育之研究》开宗明义指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条感情,因而强意志”。体育思政教育使学生具备多维价值观:强体魄筑基人生根本,运动启智拓展认知边界,团队协作调节情感发育,逆境锤炼锻造意志品格,实现身心协同发展,培育全面人才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向学生传递了协作精神与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肩负“健康中国”使命;体育赛事中的文化符号与竞技突破,亦激发青年对国家软实力的认知,以体育精神涵养强国担当。
      体育文化展示墙展示了我校学生在体育竞赛与体育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生动呈现我校学子风采。以“赛场砺品格,运动润初心”为主题,将竞技风采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墙面通过呈现学子在赛场上的拼搏英姿与争金夺银的集体记忆,定格青春热血的成长印记;镌刻的体育精神标语与哲理金句,将强体魄、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的育人逻辑转化为可视化语言,引导观者思考竞技背后的价值追求;一墙一景皆课堂,这里既是荣耀的见证,更是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思政育人新载体。
      墙面通过呈现学子在赛场上的拼搏英姿与争金夺银的集体记忆,定格青春热血的成长印记;镌刻的体育精神标语与哲理金句,将强体魄、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的育人逻辑转化为可视化语言,引导观者思考竞技背后的价值追求;一墙一景皆课堂,这里既是荣耀的见证,更是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思政育人新载体。